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【地方故事】青農攜手 發起韭菜的絕地大反攻

/001/Upload/125/relpic/13708/972825/53de9d65-b56a-4a92-9a34-73b69dec37ee.jpg

青農林詹梃 

2010 | 創立品牌『香草野園』

2015 | 創立品牌『原川水產』,收購水產加工廠;香草野園溫室農場建設完成,和多家米其林餐廳開始合作

2016 | 擔任桃園市農業產銷推廣協會總幹事一職

2017 | 獲選為擔任『新南向政策—農業外交大使』;成為中華航空食材合作農場

2018 | 獲得大溪區『傑出青年農民』;入圍農科院舉辦之『107年度在地青年農民特色農漁畜加工加值方案』;參與桃園市政府第四屆『青年從農輔導專案』

2019 | 獲得桃園青年局第二屆『桃園時代青年行動家—永續發展行動家』;獲得『信義房屋全民社造行動計畫—種子獎』;獲選水保局『青年回流計畫』『饗農宴』休閒農場提升補助計畫;參與農業局『食農教育推廣計畫』『青年農民創新加值經營計畫』

2020 | 韭菜友善實驗種植法研發成功,開始投入市場推廣,建立新食品提升商業模式;參與桃園市大溪區『木藝博物館街角館計畫』;參與文化局『戀戀山海廊帶文化特色計畫』

2021 | 成立有限責任野農生產合作社-擔任理事主席;協助地方成立桃園市大溪水與綠休閒農業發展協會-擔任秘書,及獲得 桃園市青年事務局110年度青年投入永續發展行動獎勵計畫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 

桃園市大溪區的中新里舊名中莊(中庄),地處大漢溪主流與分流間的低位河階上,因位於大漢溪西岸,後有八德台地,且處鶯歌石(鶯歌舊稱)及大嵙崁(大溪舊稱)之中途而得名。

早在距今200多年前即陸續有漢人移入中庄開墾,中庄的範圍包括中庄街、八甲二、中寮島三個聚落,以及山腳的部分農戶。中庄由於夾於兩河道間,地勢較低,多水患,早期農民以種植水稻為主;直到民國70年左右在有關單位輔導下,開始從事大規模韭菜種植,至今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韭菜專業區。


回到中寮島 

林詹梃的故事從中寮島開始,林家世代在中庄當地務農,林詹梃回憶道:『記得在我是國二生的時候,那時是第一次下田,當時艷陽高照,我被要求到田裡幫忙搬冬瓜,穿著短袖短褲的我,被冬瓜的短刺外衣刺得哇哇大叫,整個晚上全身過敏。但經過那次搬冬瓜的體驗之後,我發現自己並不討厭務農,大概就在那時埋下了我現在務農生活的伏筆。』

2005年林家三兄弟的爸爸退休後,回到家鄉開始在原本是阿公耕種的土地上,嘗試種植茶花、果樹。使用慣行農法的林爸爸,按例定期給果樹噴藥施肥,畢業於屏東科大農業專長的大哥(林詹翊)對父親表示:『這樣灑藥,怎麼有人敢吃呢?』。

2009年,當時林家三兄弟的母親生病,為了可以照顧母親,原本在國外工作的兄弟們陸續離職回鄉,為了能夠兼顧家庭,兄弟們接手起爸爸手中的農地,開始一起經營管理,成了海歸青農,三兄弟依個人專長分工合作,加上父母全力支持與協助,試著將傳統慣行農法,轉型生態及有機友善種植。


發現:環境改變與農村人口老化 

回想過去每到假日,都會到農田幫忙並學習接枝等技術的林詹梃,在一整天的農務工作結束後,便跑到田邊抓蚯蚓當誘餌釣青蛙,但汙染日益嚴重,田邊沒好玩的只好跑去水溝撈魚、抓蝦、抓螃蟹,直到高三有一次跟同學跳下水溝,被水溝裡的玻璃割傷,童年以來的歡樂記憶也就此戛然而止。

桃園市大溪區中庄調整池旁的大溪中寮島,有大溪中庄發展重要的農業產業產地—韭菜專業生產區。每年九月白色韭菜花海綻放,台灣各地遊客到此地賞花,還有中庄風箏節,吸引人潮遊客攜家帶眷來此地享受自然舒曠風情,但在中庄地區主要有兩大地方問題—慣行農法造成的生態環境問題,以及農村青年外移人口老齡化。

中庄韭菜的種植已有超過三十年以上的歷史,然而土壤經過數十年的過度使用,導致養分大量流失,韭菜產量大幅下降,農民為了恢復產量,使用農藥防治害蟲及生雞糞施肥種植,農藥隨風飛散的施藥方式破壞生態系統,也影響農民與鄰近居民的呼吸健康,使用農廢棄物生雞糞施肥,產生重金屬鋅過量累積,影響土質,傷害土地與河川,更造成蚊蠅蟲孳生、惡臭瀰漫,破壞大溪中庄的形象,增加民眾遊客對這塊土地的負面觀感。

此外,中庄農村也有人口老齡化的問題,因中庄鄰近都市圈,八德、大溪、三峽等市區,所以現今在地青年傾向到都市區發展,現今老農民平均約 70 歲以上,未來十年後,桃園大溪可能會有超過百公頃的農田閒置,農業產業鏈可能出現斷層。

 

打造循環農場-香草野園 

為了改變這樣的農村環境,林家三兄弟一起聯手,在不使用農藥與化肥的情況下嘗試種植許多不同品種的作物,但幾乎每樣都失敗,失敗原因大都是嚴重的蟲害,直到後來找到關於生態防治的資訊,在嘗試一些香草植物後發現成效不錯,於是開始大量種植不同的香草類植物,2010年,三兄弟將阿公的土地變成香草野園有機農場,並成立『香草野園』品牌。

透過將農業、養殖、飼養與產品包裝等專業結合,香草野園有機農場利用養魚的肥水,培養益生菌,並將肥水灌溉於農作物,農作物的剩菜葉,再用來餵雞,林家三兄弟期望將香草野源打造成一個完整的循環農場,達到零廢棄物,並成為行政院農委會辦理青農觀摩的示範農場。


推廣友善的韭菜種植方式 

雖然香草野園成功的做到了有機以及循環農場,但是,中庄是大溪韭菜專區,韭菜是一個重肥、重農藥的農作物,該如何解決環境問題又維持經濟效益呢?

透過林詹梃與農友藍毅倫不斷實驗如何下降農藥及肥料成本,終於在今年(2021年)整合出方法,使用穴盤苗及雞糞造粒肥,加強韭菜種苗的健康度與集中施肥區域,不但有效的預防病蟲害、減臭及友善環境,透過兩年多的實驗種植,在維持農地收成及減少農藥使用上都達到一定成效。

於是林詹梃積極向村莊裡的長輩推廣有機種植,協助申請有機認證、產銷履歷,也預計與通路合作開發友善農產品,像是韭菜水餃、韭菜餡餅等。

希望透過自身的力量來引動周邊的農場,更提供場地,結合水保局辦理「大專生洄游農STAY」活動,引進年輕人共同學習,並參與水保局青年回鄉行動獎勵計畫,帶動周邊青農共同產銷,也有青農看見林詹梃熱忱,因此留在香草野園工作。

雖然目前能做的有限,但林詹梃願意耐心地講解與推廣,他樂觀地希望有朝一日中寮島的土地能夠恢復以前的狀態。


推動有機的同時,教育、合作、通路樣樣不可少 

香草野園自創立品牌到現在已走了十個年頭,利用友善環境的自然農法、生態循環漁法來栽種各式香料植物,近些年來,香草野園慢慢轉型成一個供應量大的供應鏈,目前已打開通路,銷售到北部不少米其林餐廳,且帶領著在地農友整合成一個合作社,販售農產品給銷售商。

另外,香草野園同時也推廣食農教育,定期舉辦夏令營與「饗農宴」,透過這種方式帶領消費者更加了解有機農業生產的價值,以及從產地到餐桌的中間過程,並鼓勵消費者透過改變消費習慣支持有機友善農業。

2020年,為了將在地故事發揚出去,香草野園與大嵙崁文教基金會合作,結合「大嵙崁地方開發故事特展」,藉由《唐山嬤與中庄的開發》書中介紹的故事及導覽地圖,讓讀者來到大溪,能進行深度文化之旅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饗農宴系列活動是用在地青農自種的食材,透過料理師的創意與靈感,在地食材入菜,幻化出一道道無國界獨家料理。